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

談《易》‧XI



南懷瑾先生研究「彖辭」和「象辭」出現了矛盾的地方,說「對聖人不好意思說他矛盾,姑且說是兩種意義……」哈哈!他也有摸不著頭腦的地方呢!

需卦,「需,有孚、光亨、負吉、利涉大川」。需是雨,看它所在的地方。「初九,需於郊」,雨下在郊外,不是下在田地上;是要有著恆心去解決困難。「九二,需於沙」,雨下在沙土中,會漫衍開去;滴滴答答,口舌是非多,要用智慧來取動或不動來解決。「九三,需於泥」,雨下在泥中,泥濘困人;「災在外也」先要節制自己的本身的問題。「六四,需於血」,有流血的事,「順以聽」;南懷瑾先生說此卦古人解得牽強。「九五,需於酒食」,有酒食,大吉大利云。「上六,入於穴」,會有不速之客;「敬之終吉」,只要恭敬客人,就大吉。「物稚不可不養也,故受之以需,需者飲食之道也」「食飲必有訟、訟必有眾起,故受之以師,師者眾也」,民以食為天,社會發展應因應人民所需;溫飽後便會出現鬥爭,立場不同的會形成不同的陣線。「師」是出師,指打仗,需要群眾;正是要今香港的政治現像。



談《易》‧X




看了用來引喻創業精神的屯卦。屯卦是一個要由艱難困苦中建立新氣象的卦,正是創業的映照。「屯。剛柔始交而難生,動乎險中,大亨貞,雷雨之動滿盈,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寧。」南懷瑾先生說這裡有著一個哲學。任何事情,當好的情怳出現之前都會有困難。不經過困難而成功的,絕對不是好事。「雲雷,屯,君子以經綸。」在雲和雷都屯在一起時,便是昏天黑地,人就要以他的道德、學問、志氣和修養來度過這種環境,再向四面八方去創業經營。

「六二,屯如邅如,乘馬班如,匪寇,婚媾,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」象日:「六二之難,乘剛也,十年乃字,反常也。」這卦辭很難明。看了幾遍,但仍然存著懷疑。據書內解說,「屯如邅如」,是不安定,外境艱難,前路茫茫。卦辭中的「匪寇」、「婚媾」是喻意著上當,受騙而結合。「女子貞不字」解說是要堅持自己,守著信念;「乘馬班如」,萬事隨心。「六三,即鹿無虞,惟入於林中,君子幾,不如捨,往吝。」即,半虛半實。前景不明朗,就不要妄動。「九五,屯其膏,小貞吉,大貞凶。」這裡的貞是正。「大貞凶」,很多事情如矯枉過正,也是毛病。「上六,乘馬班如,泣血漣如。」象曰:「何可長也!」如果長期的流著血,當然是不可行吧!



談《易》‧IX




「與天地相似,故不違;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,故不過;旁行而不流,樂天知命,故不懮;安土敦乎仁,故能愛。」《易經》文化精神推崇仁智,不但學問要好,還要有德業修養。南懷瑾先生更引論到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聖人,只要將自己的智慧善用於天地之間,造就蒼生,這便是聖人;是「與天地相似,故不違」。但必先增長智慧,對天地萬物都了解,才可能有力量來作出貢獻;這是「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,故不過」。「旁行」是指旁門左道,有時迫不得以用了些手段,只要不違背原則,辜負初衷,絕不會過分;合於自然,知道自己生命的價值;所以亦沒有煩惱,是「樂天知命」。「一事不知,儒者之恥」這可能要求太高吧!我想只要將所學的有所貢獻已很難得。

中國人的家鄉觀念很重,但現代的人,多仰慕西方文科。作者說,如果在科學知識方面,我們是真的落後,美國真的走得很前;但在人文文化方面,美國才得那二百多年的開國歷史;看西方人文文化要走回歐洲大陸,他們還很「安土」,很喜歡生活在自己的地方。

佛家「頭陀行」的修行,卻不可安頓在同一棵樹下超過三日,因這樣便會產生依戀的感情,「頭陀不三宿空桑」。這才不會受感情拖累,甚麼東西都不要,「安土敦乎仁」才能夠博愛;博愛是廣博的、普遍的、無私的,「故能愛」。但這只屬於那些超然的修道者,一般人始終都是會樂於活在自己依戀的地方呢!



【臨江仙】 梵雲
 心靜潛思修課業。平常作活伴祥雲。
 凡生苦行俗塵紛。
 問誰無孽障?浮世寄勞身。
 淡觀乾坤隨日月。恩臨天地育黎民。
 奈何階級富貧分。
 爭端胡鬧現,感慨是庸人。






多謝逸飛兄賜和
【臨江仙】
  多少良心能作業,嗟哉六八九愚民。
  前因種下攘塵紛。
  誑言欺得位,雞犬上青雲。
  混亂乾坤難問法,無窮魔障苦隨身。
  是非虛實怎生分。
  真如仍未見,感慨我庸人。


談《易》‧VIII




開始看到「易經雜說」內對六十四卦的卦辭分析。

乾,元、亨、利、貞。題外話,為寫詩詞,閱讀了有關梅花的象徵,梅花「枝橫」、「影斜」、「曳疏」、「傲雪」同時亦代表易經「元」、「亨」、「利」、「貞」四種高尚德行。求學時期已經被老師薰陶了對梅花有著一份欣賞,現在更加著迷。「潛龍勿用」,「見龍在田」,「或躍或淵」,「飛龍在天」,「亢龍有悔」,「見群龍無首」等都是說人要有適當的時機,才可有所作為,簡而言就是「運氣」。現在的香港應是「群龍無首」吧!烏煙瘴氣。

「彖辭」,作者認為是孔子對易經的結論。「大哉乾元、萬物資始,乃統天」,乾卦是代表宇宙萬有的根源、功能、生命的功能,宇宙萬有都是它創造的。「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」,雲的流行,雨的下降,雷鳴,電掣,宇宙萬物的變,都包含在乾卦之內,功能一動便產生「現象」。「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」,是解說為時候的變化,就像有六條飛龍,連接在天,掌管著六段位置,再加上陰啺,便是一年的十二個月。「保合太和」,甚麼東西都最好保持平衡,可以互補不足。「首出庶物,萬國成寧」,就是說國泰民安,便是天下太平。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,不用多說吧!每日也在身體力行的依從著。

「元者,善之長也。亨者,嘉之會也。利者,義之和也。貞者,事之幹也」,人與人之間的和,人與物之間的和,如能恰到好處的相和,就可得到真正的利。而利不是指大家之間的利益,而是對天地之間的好處。「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體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、亨、利、貞」,這是引導著儒家思想的綱領,人文文化教育的目的。



談《易》‧VII




這回南懷瑾先生在「易經雜說」內談吸「易經」在中國的人文哲學中的影響。

五大原則。「是故列貴殘者存乎位,齊小大者存乎卦,辯吉凶者存乎辭,懮悔吝者存乎介,震無咎者存乎悔」。第一句中所提及的「貴殘」,即現代人非常重視的價值觀。它在乎「位」的不而有所變化,即是在不同的空間,不同的時間裡,事物就會產生不同的價值。作者舉例說如一些石塊、木頭被雕成佛像,人們就會在那些石塊木頭之下跪拜,正好證明事物就是在不同的時空中,有著它們的命運吧!「齊小大者存乎卦」。易卦中以乾、坤、坎、离為四大卦,其他六十都是小卦;卦是現象,就是大小現象的燮化。太虛是平等的,但太虛中所發生的現象就不是平等。如風是平均的吹,但它吹在不同的物質上,所產生的變化都會不同。「辯吉凶者存乎辭」,吉凶是在乎人本身的看法。「懮悔吝者存乎介」吉凶吝悔,當人走在倒楣的日子,只要站得穩,端端正正,一切現象都可以改變。「震無咎者存乎悔」,人生沒有絕對自己不錯的,只要「善過禮」,即懂得懺悔,事情亦會過去的。

「是故卦有小大,辭有險易,辭也者,各指其所之」;「之」,是到。乾卦卦到是后卦。在讀卦時,要看變卦之一。「易為天地準,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」說《易》的學問就是宇宙的大原則。宇宙之中的萬事萬物也包括在《易》的範圍之內。

三大問題。「仰以觀於天文,俯以察於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說。精氣為物,游魂為變,是故知鬼神之情狀」。第一個,是「幽明」,是指處次陰陽不同的事物;「明」的我都能看見,易於明白,而「幽」則指一些看不到的東西,書中說要讀《易經》才會知道。第二個,是指「生死」,生從何來?死又往哪?現在還未能解決的問題。第三個,有沒有神鬼?還有很多人在研究靈魂學,依然在發展中。

作者強調《易經》是科學,不是盲目的想像。「俯以察於地理」是易經之中最見效的。它的理論不只是地理上,而是地文之學,是科學。它的推斷也活在中國人的社會中數千年了。「原始反終,故知生死之說」,作者認為宗教多以死後會到天堂極等信念來解說生死,而《易》的論調認為「生」只是一種寄居的模式,人生只是一個現象,身體是以精、氣、神這三樣東西來支持。精是生命的「陽」能量,氣是「陰」的能量,神是力量,如眼神,是不可以用科學語言來解釋的一種力量。寄居的生命原了,便回到原來的地方,所有《易》說生死只是平常的事。

「與天地相似,故不違」,人類無論如何的有學問,科學發展得如何偉大,也不能超越宇宙的範圍,亦不能違背當中的法則。「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,故不過」,到了萬物的原理力便是有了智慧;要救濟世人就先要有好的學問智慧。「旁行而不流,樂天知命,故不優」,「旁行」是指易經中錯綜複雜的「錯卦」。任何人的行動也會影響每一個人關係,「流」是散的意思,「不流」是指任何改變卻會依據規律;這樣對人生清楚了,便能樂天知命,就再沒甚麼要優心。「安土敦仁」是指安頓在土地之上,就是人有著家鄉而可以安心生活。但套在現今社會,人往往要東奔西跑的生活,作者就將這「土」以五行的分析,了解為「心」。安敦好「心」,以仁為修養來愛人,愛物。

「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,曲成萬物而不遠,通乎晝夜之道而知,故神無方而易無體」,是易經的正統道理。「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」任何生命的變化也不會超越天地之間的規律。「曲成萬物而不遠」說宇宙的法則原來是沒有直線的,看星際的運行就是在走圓圈,人做事也要懂轉彎呢!「通乎晝夜之道而知」晝夜就是陰陽,人如明白世界所有的生物在晝夜活動的道理,就是學了《易經》的入門,真的偉大深奧。「故神無方而易無體」神是生命的主宰。祂沒有固定的位置,是無所不在。而研究《易》的學問既沒有一定的範圍,它是變化無窮。



談《易》‧VI




南懷瑾先生說易經是「至簡至易」的,這種說法我想只能用於學懂了《易》的人身上。孔子說學《易》要以「玩」的態度,但也要玩得起嘛!他們都說《易》的卦象等於圖象符號,看得通便能知過去未來;南懷瑾先生更說:「善於易者不卜」。因為甚麼都通了,已不用再卜。多利害!

這裡找到些矛盾的地方,書中說事情最好不變,但又說人生就是不斷的變。先說了「一動不如一靜」,甚麼事情若生變動就有好有壞;只有四分一是「吉」,其餘四分三都是「不吉」;他們會是「凶」,和「悔吝」。「悔吝」是指煩惱、險阻、艱難。在變化中,不進則退。作者以歷史為例,如看科學文明,世界是在進步的;但在人文文明方面,就剛剛相反了。變動就是變革,如創業,創造等。這麼說,每天在創作的都是苦惱自尋呢!

其後再說到「天地之變盡於六」,是《易經》的理念,萬事萬物的變化也不脫離在六個層面之中,就是卦象只得六爻的原因。卦象之中的爻象變化是會有律因循,所以人生的變化也是有跡可尋。「玩則觀其變而玩其占」,人生一定是變動的;可能是自己不想動,而被周邊的環境互動了。「自助、人助、天助」正是中國一向的民族精神,在很多事情上,中國人也喜歡靠自己。盡自己的努力,做得合情合理,以《易》的理念,隨之而來的便是「天人合一」,成功吧!但謹記「善禮過」,即是要謙虛,小心謹慎,不時要反省與改正錯誤,這是中國的人文哲學。



談《易》‧V




「鼓之以雷霆,潤之以風雨,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」,在南懷瑾先生的「易經雜說」看到十二闢卦,是用來計算一歲十二個月六陰六陽的氣象。「鼓之以雷霆」的「鼓」,是鼓吹,震動的意思。宇宙萬物需要一定的運動來保持平衡,在雷鼓大作之後,便以風雨來潤澤大地,但現代人連風雨都受不了呢!

十二闢卦的「闢」是開闢,南懷瑾先生說在卜卦時卜到此卦,稱為「侯卦」;古時的人迷信認為卜到這卦是甚了不起,必定成為坐鎮各方的諸侯,若不然便會像猴子般被人玩耍;即非做諸侯不可。南懷瑾先生補充說,學好易經的就會「潔靜精微」,學不好的(只走在迷信的方向)便是「賊」。

南懷瑾先生談到日本人研究易經,認為陰陽是指男女的生殖器官,還有我國學者認同這種說法。從南懷瑾先生的文字中就感受到他當時看到這些言論,被氣得七竅生煙。現在我們都知道,日本人對性的言論是他們竭斯底里的民族性嘛!

「陰陽合德,而剛有體,以體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」,就是說懂了卦象和地支,依次配合,出現的竟是中國的音律變化,稱為「律呂」。而十二律呂,相傳是有十二種長短不一的管子,深入了地下,而上端是齊平的。每一個月都有一根管子的灰噴出,發出的聲音就是「黃鐘之音」,即我國音律的起源。更引論到詩韻中的陰平,陽平等的文化上。「律呂」也是用來推算氣象的變化,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依照這種歷法來推算出一年之中的節氣時令,農民就依著指示來種植榖物。每個月都有一氣一節,據說如果在驚蟄第一聲雷之前播種,種子是不會發芽的;這雷聲是能使土地產生自然的肥料。古人更會依隨節令在生活上作出轉變;最常見是在飲食方面,會依著節氣而進食適當的食物。「冬至一陽生,夏至一陰生」,是說到了最盡的時期,就會產生新的現象,只要能好好把握這初生的現象,事情就會有著轉機。

南懷瑾先生認為現代的醫學只追求技術發展,漠視了醫理;只在一路的退步。又說到易經的理論,地壳是挖不得的。挖得通通了,就如果子被挖空的模樣。還是攝取那太陽,風力,水流的力量吧!



談《易》‧IV




南懷瑾先生對「不傳之秘」是很歎息的。因為這種自私的想法,令很多學術都不能繼續廣泛發展。

孔子就沒有這種觀念,更著成「易傳」。這本對易經的心得報告,便得流傳天下。「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,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,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,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,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變化見矣」,這段美麗而廣意的文字,就是孔子對易經的體會。

「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」,之中的「地卑」的卑字並不代表卑微,而是說無有架子,非常親近。作者以母親的愛,伴侶的愛來作比喻,就是太親近,很多時都不受重視而守在「卑」的位置。「天尊」就是它高不可攀的令人生畏,所以令人尊敬。「乾坤定矣」,天空和大地的作用早已訂立,各有各的範疇。

「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」,易經的象數就有著動、靜、剛、柔這四個字。力量互蕩,在物質的世界,就產生了剛柔;由物質所出現的現象,便是動靜。而動靜包括了人類的思想、感情、情緒的變化。「剛柔斷矣」的斷,是斷定。物質的剛柔是判斷了一切的變化。

「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,吉凶生矣」,裡面的「方」字是指空間,影響著事物發展的因素,隨了時間之外,便是位置。在不同的地方,在同一時間內,就是會產生不同的東西。縱使外在觀感一樣,內在的必定有所不同。「物以群分」,作者以人和人的相處作例證。在利益衝突的影響下,人的吉凶就分了出來。

「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變化見矣」,學懂了星辰大地的法則,任何現象都看到出來,推測未來便能成功。看來人類還在摸索之中。

「是故剛柔相摩,八卦相蕩,鼓之以雷霆,潤之以風雨,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……」,作者說懂了宇宙的法則,自然就了解人事,就是儒家的「天人合一」。剛柔就是陰陽互相摩擦產生;宇宙中任何東西帶著這種相反的力量。六十四卦,一來一往,「蕩」就是變卦的一種看法。作者認為,很多時在舉棋不定的時候可以問一問卦。這有別於求神拜佛,因為這不是依賴神明的庇佑;而是從卦象中取點啟示,在種種變卦中尋找可行的方法,是運用自己智慧的力量。

作者提及老子所看的最柔是水,而易經之中的最柔是太虛。太虛是空間,空無一物。空間之中所發生的事情卻可以千變萬化,但也不會脫離自然的法則;就是這樣來保持平衡。作者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:朋友在發火,是「火天有大」;讓他發吧!過了以後便是「天火同人」,依然是好兄弟。

時與位的配合都很重要。看來是講我們除好好鍛鍊自己之外,便是要配合機會的來臨。在時不與我的時候,好好的守著本份。老子的「君子乘時則駕,不得其時,則蓬蔂以行」;孟子的「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」,都是說著同一樣的道理。時不與你,就請包涵,再苦纏掙扎也是徒然。



談《易》‧III




南懷瑾先生在「易經雜說」中談及五行思想。雖然五行跟易經沒有直接的關係,卻在中醫學、天文學,儒道佛的思想,和最為世人普遍認識的占卜用途上,五行和《易》的陰陽就發展了不同的變化。然而現代人還未仔細研究其中的理念,但依據著他們之間的關係,形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熣燦中國古文化。

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他們有著相生相克的關係。套在中醫學的理念中,人的五臟六腑,都分別以五行配對著;由相生相克的理念中,中醫學就是「病在上治其在下,病在下治其在上,在左治右,在右治左,,在宙治外,在外治內」。而五行並不是單單指那幾種物質,更代表了某種特性。金是堅固、凝固;木是生命的功能;水是周流不息的作用;火是熱能;土是地球本身。他們就是互相影響,然後產生了「生、克」。

繼續是天干、地支與五行發展出來的關係。先說十個天干和五行方位的配合。東方是甲乙‧木,南方是丙丁‧火,西方是庚辛‧金,北方是壬癸‧水,中央是戊己‧土。在前的天干是五行的原素,在後的是成形了的物質。地支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,即中國用的時辰稱號,六十年為一個花甲,據說亦是一個大循環,天下會自然的重整;作者引伸到戰爭有它存在的價值,就是重整這片天地。中國歷法的年號就是以天干地支的配合來命名,而我天文學上的黃道十二宮,二十八星宿就簡化成了五行、天干、地支,極為奥妙。

但現代運用五行和天干地支的概念,如佛學上的五種神通:報通、修通、鬼通、妖通和依通,就只在占卜命理上,真的有點可惜。作者又引述了郭璞的故事,記載他是精通易經,萬事前知。但在晋朝大將王敦造返篡位時,他就是知道自己「數不可逃」,寧死不從之下被殺害了。「察見淵魚者不祥」,難得糊塗,平凡是福。



談《易》‧II




六十四卦,錯、綜、複、雜。南懷瑾先生在「易經雜說」中引述孔子對學《易》的態度,不可以跟一般的學習一樣,不要嚴肅,要「玩索而有得」。

八卦,乾代表天,坤代表地(包括陸地海洋),离是太陽,坎是月亮,震是雷,巽是風,艮是山,兌是海;是伏羲的先天八卦方位,作者比喻是人在出生前的階段。而在文王的後天八卦之中,它們還可代表君臣父子,四季節令,金木水火等象徵;作者比喻為人在出生以後,正是變化多端。而作者並不認同朱熹對易經的論說。

知了基本的八卦,便開始演變六十四卦。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的每一卦,由下而上的變動 (讀卦是由下而上讀的),再去由第二、三、四、五爻再變,最後是遊魂卦和歸魂卦;以錯卦 (陰陽對雕) 和綜卦 (將卦象倒轉來看),又可從錯卦中看綜卦,由綜卦去看錯卦;六十四卦還有方圖和圓圖的排列,作者以簡單的數理公式,把它們的位置引述出來,正是「理、象、數」的依據。這些卦象圖形,作者都有細緻的分析和解說,看到圖像的表達會比較容易明白,總而言之它們就是「錯綜複雜」。

京房十六變卦,是由漢朝的京焦易演變出來的。由焦贛傳給京房的一個系統,看來只用在占卜之上。它的十六卦,就有如人生程序的轉變一樣;其中卻包含了中國的人生哲學,人的生命完結時,並不是一切都完了;還會隨著血脈、肌肉、骸骨來流傳下去,是帶著循環。作者引申到師徒的傳授,應該是指精神文明方面的傳播。

作者一再強調,學易不要走入迷信的角度;他引述了邵康節的例子。據說邵康節算歷精準,被皇帝再三請他拜相,但他卻以天下太平,是不需要他的理由推卻。而且他身體頗為孱弱,五十九歲便命終了。學佛的學自在,觀自在。學道的說逍遙,也是自在的事。但學懂未卜先知的,從史上看,都是怪怪的人生。

從作者解說易經六十四卦的各種變異之中,領略到人生多變的無常,還有物極必反的循環依據。簡單來說,像畫畫時,我們也會拿畫作倒轉看,從鏡中反映再看,遠看近看,去找出不足之處;是真的,可以找到很多沒有留意的地方改進;這倒也跟易經的理論有相似的地方,凡事多角度去觀察,見到的會截然不同;但畫像就依然是那個畫像!



談《易》‧I




可能有些網友會對《易經》這個題目不感興趣,又或者覺得在下所談的《易》,見解實在皮毛;但最近看著南懷瑾先生的「易經雜說」,實在雖要做點筆記,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,才可能更加清晰明白。如果網友們對《易》是有著見解,更希望能有所交流,令在下對《易》文化有著更深的認知。

書中提及孔子對《易》的評價是「潔靜精微」,唐朝的虞世南更認為「不讀《易》不可為將相」。很多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都認為《易》是中國哲學的鼻祖,引發出萬事萬物的奥秘;但為一般人所認識的《易》,卻只在占卜堪虞的迷信角度裡,這理智和不理智的關係,令人存在許多的疑惑;我希望能在這書中得到答案。

書中所言,《易》有三易;周易、連山易和歸藏易,它們所用的卦象位置都有所不同,「連山易」是神農時代的《易》,「歸藏易」是黃帝時代的《易》,「周易」就是現代人一直沿用的《易》。前兩者據說已經失傳,但作者認為在醫學、堪虞,和道家的一些論說都能找到其中的影子。

讀《易》的三個原則。變易,變幻原是永恆,與佛家「無常」的觀念相近。《易》給人高深莫測的感覺,都是它好像能掌握變幻,很有高等智慧的味道。簡易,宇宙之中有著很多奇妙的事物,可能還未能用人類的智慧來解拆,《易》就好像以數學公式的推算方法,將復雜的變成簡易;學會了原則,一切都會變得很簡單。不易,在千變萬化的事情當中,有東西是不變的;宗教說這是神,哲學裡稱為本體,科學家叫這是功能。學《易》,要知道這三個原則。

《易》,還有三個法則。理、象、數;以《易》的觀點看宇宙萬物,各有各的理,各有各的象;人生、人情、思想也是有一定數;如長短、多少、輕重;這裡我聯想到現代常用的電腦和網絡技術,都是用數據將生活中的人情,思想傳化為數字,傳送於太虛之中。如這些法則都能體會,有所變通和啟發,便是學會了《易》。但作者認為學通了《易》,反而會感到非常乏味,因為一切事情都通了,人生便再無甚麼趣味;就是要一知半解,這才能叫人繼續追尋。這種說法,有點像哲學家們認為懂得哲學,便只得無奈的論調相似。

隨著書內便是談及八卦的研究,跟之前所看的「周易文化百問」大致相同;讓我再看到新的階段時,才繼續這筆記吧!



【謁金門】 尋
  迷思路,顧盼不知何去,如訪蠻荒孤獨旅,寂寥生猶豫。
  幾許蹉跎虛渡,欠伴苦無徒侶,輕歎寒途仍步屨,暗露光初曙。







易.文化




「周易文化百問」,認為易經的古筮法是人類文明的魅力,最是吸引的地方。從前中國的古人相信「萬物有靈」,這種思想更是流傳至現代;由於這種信念,令智慧未有甚大發展的古人將自然的規律神化了,更推敲到神明有意把「信號」給人顯示,給人「前兆」,前兆迷信便是人類童年的文化心態,也是「周易」的根本。

易經以六十四卦的卦象變化,以「數」作占筮的基礎。一至十的數字,有著它們不同的象徵,是由人文生活的歷史而伸展出來的故事;而卦象、爻、數字等都分成陰陽的定性,這樣便變化出千變萬化的可能性。周易占卜的全過程,稱為「十八變」,雖然煩瑣,但畢竟也有著一定的軌道依行;還有一些其他的占卜方法,更見簡陋、隨便。作者論及周易是西方文化的「白巫術」,是善良而冷靜的品格。他認為周易的占卜術,算是一種遊戲。當他解說古人以「降神」來為人消災解困時,形容鬼神會因人小恩小惠的恭奉而勞碌,就顯示了迷信本身的可笑。現代盛行的風水學說,有可能是有識之土,以對易經有一定的認識,而為大眾謀福祉。但請看真細想,不要被一些陰謀術士所騙。筆者亦一再強調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,人應自己選擇自己的命運,不需依著那些所謂神的旨意。

王振復教授,對易經的研究,可算是由衷的深愛著它。他以周易的文化引出了儒、道、佛的思想;又用了西方哲學的論點,西方人士對易的研究來證明「周易」存在了更深層次的學問。他以易經中的卦象來解說哲學方面的思想,以卦象推敲人文文化的精神演進時,就明顯地感受到他對「易」的文明推崇,一位慈悲長者的演歷;他希望世人要自強不息,深醉於我國文化之餘,更是目光遠大,如太極般的包容。「周易文化百問」所談及的「易」,撇除了易經在巫術與占卜的外殼,存在很多中國古代文明、文化的啟發,更是值得欣賞的地方。



易.不易




繼續閱讀易經的解說資料,開始講及卦爻符號。很多時令人卻步的就是迷亂在這六十四卦的多樣變化之中;卦由不同的陰爻、陽爻的組合而組成。除爻本身的陰陽之外,還有爻位的陰陽,和卦象的陰陽;這樣的陰陽配合,尤如算術中的正負數計算;還有它本不斷重疊的關係,再加上「河圖」和「洛書」的不同數位的論說,就是變化萬千。

太極之中的八個卦象,有著各式各樣的代表性;如代表方位的,代表四時季令,也代表天、地、雷、風、水、火、山、澤;更有代表國家君臣百姓的位置,或是家中父母子女的象徵;還有寒、玉、金、冰、布、釡、輿、柄等等。這些都是在不同的時期,不同的地域發現到。而八卦也分有「伏羲」和「文王」的兩大方位,但它們都是將「北位」居於下方。跟我們現代人看地圖的方向剛剛相反;這是意味著我們將世界倒轉了來看嗎?

爻位,又有另一套的學問,閱讀卦象,是看爻位和爻符的幾種關係;最直接的便是依卦象自下而上讀;另一種是讀卦時應由下而上,順為「初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」,「初、三、五」為陽位,「二、四、上」為陰位;如果陽爻在陽位,陰爻在陰位就是「得位」,如不對位便是「失位」,大多數「得位」為吉,「失位」為凶,但也有例外。還有是更複雜的,是它們之間可有的「聯繫」,承、據、乘、比、應、中、互;作者亦提及「氣」在易經之中有暗藏的意義,像是一種「感應」,或者是說讀「易」的人,要對「易」有著一些微妙的感應吧!易象、易理就是如此豐富得多采多姿,複雜卻流露無窮姿采。



易.趣




新購的易經文化書籍,只看了一小半,因為要保持腦袋清醒才可領悟其中學說,所以進度比較緩慢;但已發現一些易經有趣的知識。書內說了很多有關易經的起源、作者和出現年期的推斷,都有著不同的說法;它原本真正的用途和意義,也分了不同的流派;它的作者已眾說紛紜,是伏羲?是文王?是孔子?!孔子是在五十歲後才鑽研易經,他還著有「易傳」一書來解說易經內的含意,是一本導讀易經的好書,容後必看。而作者則認為易經不只是一人,甚至應該是用了幾代的人來修訂而成,但這也是推斷。

對易經主旨學說的流派,有「傳統派」、「考古派」、「歷史派」、「思維派」、「科學派」、「預測派」、「文化派」的七大流派;當中的「預測派」便是占卜的論說,其中晉代的郭璞是頗具權威,但他卻死於非命,就是不能為自己趨吉避凶呢!易經也有不同的版本,影響就久遠的是不斷在歷史中流傳的通行本;另有在發現的古墓中的帛書本;還有楚竹本,但內容有缺卦現象,相信有散佚的部分。

作者更介紹易經在「巫學」和「哲學」之中分歧。原來「巫」在古時有著集「智、聖、明、聰」的象徵。古時的巫師主要職務是「降神」─── 是請天神降下凡間為人民服務,不是只在跪拜神明的庇佑;他們要有充分的知識、機靈和智慧,才能擔當這重任呢!


讀「易經」是挑戰




「易經」,一向以為是占卜問卦的奇門學說,直至數年前報讀了一個中醫學的初階課程,才認識到「易經」內包含的種種智慧,深遠地影響了中國文化各種各樣的發展。它的術數所能推斷的事物無所不及;在醫術方面,它以陰陽的組合來作為論說體質病變的理據,是中醫學對病理的最基本概念。還有中國的哲學、宗教、天文、算術、文學、音樂、藝術、軍事和武術等等,「易經」的概念也蘊涵其中,被它影響深遠。

初初接觸「易經」,真的摸不著頭腦;由「一元生兩極,兩極生四儀,四儀生八象」,之後的六十四卦,原全只在術數方面的理論,要了解其中奥妙,殊不簡單呢!斷斷續續的找些相關的書籍,由其他的學說中來看回「易經」對其中的牽連和影響的論據,雖然到現在還是初階的認識,但對「易經」的論說就產生更大的興趣。聽一些前輩說「易經」是中國文化的智慧之始,但首先便要對數理有一定的認知才能作探討認知,並不是一般的文字文獻。孔子也是在五十歲,才對「易經」發生興趣,進行研究。這本充滿詭譎古怪的中國古代偉大文獻,在下可能窮餘生之年也未能了解一二,但就是喜愛這份充滿懸念和挑戰的吸引,會繼續追尋……